森梦现代工艺美术网
首页 > 版画资讯 > 折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

折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

(一)扁 笔 折的扁笔是常见病笔。如图75所示横折竖的扁笔,竖折横的扁笔,撇折挑、挑折撇的扁笔,其质感粗而扁。 形成原因 书写折时没有转换笔锋的方向,由原来的中锋硬折成扁笔偏锋,故下一笔画粗而扁。 纠正方法 前一笔画完成后即提笔转换笔锋方向,或用翻折的方法改变毫面方向,然后再写下一笔画,使其仍然保持中锋运行。 (二)鹤 膝 折是两个笔画交接点,在折处形成如鹤膝一般的肿胀(见图75)为“鹤膝”。 形成原因有两种可能。其一,在写折时笔没有提起来,而是将处于下按状态的笔锋直接硬扭过来,这时锋向是转换了,但在转换锋向的同时必然在笔画外形成以笔腹为圆心、以笔腹到笔尖为半径的圆弧形的鼓出部分——鹤膝。其二,运笔方法正确,但由于书写速度过慢,在换锋时的提笔、按笔、再提笔的过程中,墨不断地往外涨出,形成鹤膝。 纠正方法 其一,参照折的正确书写法,用提笔或翻笔来转换笔锋方向;其二,加快书写速度。古人将这种适当加快转换处运笔速度称为“留处行”。“留处”是笔停留之处,如转折、挑剔之处。“留处行”就是写到转折挑剔(钩)处,行笔速度要比平直之处要快,因为折处钩处笔锋要来回提按重复,若按平直处速度写,必有墨涨出。 (三)塌 肩 横折竖画之方折处坍塌如“美人肩”,称为“塌肩”(见图75)。 形成原因 书写时缺少向右上提笔的动作,而是直接向右下顿笔写竖画。 纠正方法 按正确书写法加人向右上提笔的动作。 (四)抬 肩 在横直面的交接处,竖画高出许多,称为“抬肩”(见图75) 形成原因 横结束写竖时向右上提笔幅度过大。 纠正方法 减小提笔幅度。向右上稍提即可。

标签:

猜你喜欢

版画资讯 如何把印章的反字写好
1、水印法,方法是:首先准备一张透明的拷贝纸,然后把拷贝纸覆盖在印石的石面上,用手掌沿着印石的边缘在纸上压出痕迹,接下来在压痕范围内、用浓墨写下要刻的印稿...
版画资讯 夹胶玻璃工艺技法
夹胶玻璃是一种由两片或多片玻璃及专用胶或胶膜组合而成的性能优良的安全玻璃,从外观上看夹胶玻璃的透明度和纯净度与普通玻璃相仿,但因玻璃之间有胶和胶膜粘合,玻...
版画资讯 国画的山水画基...
树在山水画里也称为林木,在传统山水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即使只画树,也能成为一张完整的作品。画树宜先观察树的整体特徵,再观察树枝,因树木种类繁多枝的生态...
版画资讯 国家出版基金资...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道教版画丛刊》出版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许抗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朱越利、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

强力推荐